骨密度(BMD)的T、Z代表什么

骨密度检查中,骨密度(BMD)的T、Z代表什么呢?成都慈铭体检中心专家指出:


骨密度仪会根据病人资料自动算出T值和Z值数据,T值与Z值都是相对的数值。


T值(与本人年轻时骨密度平均值的比较),是诊断骨质疏松症最有意义的数值。


T值是将你检查所得到骨密度(BMD)与健康30~35岁年轻人的骨峰值作比较,以得出高出(+)或低于(-)年轻人的标准差(SD)数。


Z值(与同年龄组骨密度平均值的比较),是将你检查所测得的BMD与你同龄人群的BMD作比较。


虽然Z值对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意义不大,但是可以反映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。


骨质疏松可分为三大类:


第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,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。该型又分2型,Ι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,见于绝经不久的妇女。II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,多在65岁后发生。


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,它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。


第三类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,多见于8~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,多半有遗传家庭史,女性多于男性。妇女妊娠及哺乳期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可列入特发性骨质疏松。


相关文章